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一场科技艺术展,用 XR 技术让你看见声音|最新快讯

日期:2023-04-24 21:27:02 来源:ZAKER科技

关于 " 科技和艺术 " 结合这件事儿,以往似乎只有 Hi-Fi 音响可以最好的诠释出来。一名 Hi-Fi 发烧友肯定可以借助一套复杂且昂贵的音响系统 " 重现 " 声音艺术之美。音响是表达声音艺术的途径,不少音响工程师为了追求 " 声音艺术 " 的极致,会借助各种科技手段,比如在音源部分使用 AI 修复过的高清文件;在解码中使用高性能数模转换芯片;在功放部分则使用更为激进的电容电感元件;音箱单元使用新材质、新结构等等。


(相关资料图)

尽管这样,Hi-Fi 仍然离不开被贴上 " 玄学 " 这样的标签。虽然在现阶段依旧有些新技术应用是无法完全解释为什么会改变声音表现,比如单晶铜是如何改变声音的?为什么铜线和银线对声音影响这么大?

但这都丝毫不影响音响工程师对于声音艺术之美的追求。

图源:Focal 官网

对于声音艺术的鉴赏和理解,只需要通过音箱或者器乐就能实现,借助现代科技,已经能够还原出歌手声线、气韵甚至是当时的心情,以及准确表达出乐团在演奏古典编制曲时的演奏状态。

但对于更为抽象的视觉感官体验上,艺术家们其实往往会 " 受限 "。

从绘画到电影,从动到静,它其实是有一定 " 私密性 " 的,只有艺术家本人才能深有体会,对于 " 旁观者 ",其实很难理解其深刻奥义。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人人都能够欣赏《蓝色多瑙河》、《拉德斯基进行曲》但对于莫奈的《日出印象》,就会出现鉴赏分化情况。

《印象 · 日出》克劳德 · 莫奈

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展示艺术家或者创作者们的 " 意图 " 以及 " 想法 "?这其实是所有艺术家们都想方设法想寻找的答案。

借着这次去 798 看的国内第一个聚焦虚拟现实 ( VR ) 、增强现实 ( AR ) 和混合现实 ( MR ) 的艺术项目,以【我想看见 " 你的看见 "】为题的展览,解答了我一直想问,但又无奈经常得不到答案的问题:

通过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才能让我们更好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如何借助 VR/AR/MR" 看懂 " 创作意图?

首先需要明白一个道理,暂且不说艺术的存在是展示世界本貌,还是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表现这样自从艺术诞生之日起就不断争论的复杂问题,光讨论 " 表达 " 以及流派,就足够让大家醍醐灌顶。因为艺术的表达是非常 " 人性化 " 的,它是个人想法、思绪、情感、欲望的表现,不管是音乐还是绘画美术作品、电影或者动画,最终是体现出艺术家本身的情绪。

但如果只通过一幅画、一段视频其实很难能够传达出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创作时的心境、想传达出的内容,有时候这比 " 行为艺术 " 更加晦涩难懂。

图源:798 CUBE

在数字化浪潮中,艺术家们的 " 意识 " 表达,反而可以借助一些科学技术手段更为清晰地表达出来,比如借助虚拟现实 ( VR ) 、增强现实 ( AR ) 和混合现实 ( MR ) ,突破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各类 " 限制 ",来寻找到一种 " 读懂 " 机制的方法,让参与者可以形成 " 共情 "。

我记得在【我想看见 " 你的看见 "】展览中,有一些借助 AR 眼镜进行体验的艺术展示项目,就能与创作者形成相同的 " 感官体验 "。

比如奥里 · 格什特就是想通过一种艺术形式,展现对于宇宙的创生和虚空的概念,对无限循环创造和毁灭的一次壮观具想。如果按照以往较为 " 传统 " 的展现形式,通过静态绘画图案(根据老勃鲁盖尔 ( Jan Brueghel the Elder ) 的画作《木器中的花朵》)来展示,无法还原出循环和毁灭过程,而如果通过视频展示,则无法体验创作者面对无限循环和毁灭的复杂情绪。

图源:lzh 摄

而借助 AR 眼镜,当我行走在实物搭建出来的郁郁葱葱花园的小路间,借助 AR 眼镜看到了一束葱郁、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束,突然发生猛烈的破碎 , 花束裂成了碎片 , 空中充满了玻璃渣、花瓣、花茎和昆虫的残骸 , 并缓慢地落到地上,同时在耳畔有嗡嗡蜜蜂声音,伴随着低语声时,这种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生和死一刹那的失落情绪就会涌上来,就能理解创作者对死亡的必然性和世事短暂性的思考,感同身受。

虚拟增强眼在表现这些场景时候,可以让我们既能知道所处的环境是真实的,同时也能通过一些 " 不真实 " 的画面,结合真实世界,达到 " 以假乱真 " 效果。这是让我们产生疑惑进而 " 思考 " 问题的一种诱导因素,比如在《离散描述》项目中,借助 AR 眼镜就可以看到虚拟画面中的 " 金鱼 " 游动在前方,这是表达借助神经网络与海洋数据的纠缠状态,在数字空间中赋予超越人类的新形式以生命和存在意义。

图源:lzh 摄

如果 AR 增强现实所要表现的,是要和艺术家 " 共情 ",那 VR 眼镜项目则通过更强沉浸感 " 唤醒 " 潜意识中对生命、生态、万物 " 存在 " 的思考。

比如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水母》和《临界地带》项目,前者会佩戴 VR 眼镜 " 沉入 " 海底,这时候周围会漂浮五彩斑斓水母,如果紧盯着它们,它们柔软的身体会做出颜色律动变化并冲着你游过来,这时候对它们歌唱或哼唱以及一系列声音动态特征的变化,如响度、节奏、音高波动、连续性等作出反应,要比看阿凡达更有沉浸感。

而《临界地带》展示了平常肉眼看不见的生命塑造的转换过程。这种体验同时以视频和虚拟现实的形式来实现, 一开始缓慢而有节奏地引导观众离开熟悉的人类领域,进入植物、动物、以及细菌的生命和技术的蜕变中。湿地的每一个微景观都可以通过操纵、拉伸和扩大画面尺度,从一个变化的角度展示出来。

图源:798 CUBE

对于这两个场景,如果摘下 VR 眼镜,两种感受也完全不一样,《水母》会有一种再也看不到的失落感,而《临界地带》会有种庆幸还没到来的 " 欢愉 " 感,但不可否认一点,其实都是在引导用户关注我们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而对于 MR 混合现实场景的应用,则通过《 EAT ART · MR 情绪料理》实现,参观者首先会使用情绪识别装置来 " 测试 " 自己是哪种情绪。比如我测试后的结果是活跃血质,之后通过佩戴与自我情绪相匹配的 AR 眼镜,就可以看到在一张白净的餐桌上,出现了和此时心情有关系的各种景象,而此时周围还有声音和气味弥漫在周围。另外主办方也表示,未来还会进行闭门聚会,通过与餐饮结合方式来提升体验。

就我个人体验而言,这种通过各种现代虚拟现实或者增强方式来 " 逛展 ",确实要比单一的图片或者视频,更能拉进和艺术家的距离。

诚然,提升沉浸体验只是这次主观感受之一,而在 " 表层 " 体验之下的,是通过声光电以及视觉 " 唤醒 " 起来我们潜意识中,对于生命和死亡、消逝和永恒的思考。通过九位享誉全球的艺术家有意识地 " 造世 " ( worlding ) ,激发我们对于未来世界的多重想象。

" 作品重塑了个个作为涌动之流的万物世界,与都在这个数字之流中漂浮、坠落,没有边界,没有重,只有尽的想象与探索。"

现代科技和艺术有哪些 " 共生性 "?

从古人的壁画到如今借助虚拟增强现实科技来实现艺术家的创想,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随着 VR/AR/MR 技术的进步,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广阔的创造空间,也为观众提供 " 更丰富的艺术体验 " 这样的本身具有的 " 展览 " 性质的属性外。在我看来,科技和艺术家之间是有较强 " 共生 " 属性的,这个起源于生物界词汇,强调的是一种异质共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这次展览用到的 VR/AR 设备,并不是为这次展览单独定制,而是就来自消费级市场,除了有 HTC VIVE Pro 这样的较早的 VR 专业设备外,还有来自 PICO 这样采用更轻薄机身,能带来更舒适佩戴以及更强沉浸感的 PICO 4,而 AR 设备则来自 Nreal,这些不同品牌的不同产品,其实都有自己受众人群,比如 HTC VIVE Pro 适合专业 PC 游戏玩家,PICO 4 借助完整的 VR 生态和社交属性,很适合全家老少作为轻娱乐设备,而 Nreal 则对于影音爱好者而言,能够有更强的大屏体验。

单从属性而言,这些设备的受众群体并不重叠,但在 " 艺术展 " 框架下,就发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艺术家通过这类设备实现了多维度艺术表达,比如通过 HTC VIVE Pro 自身能够连接 PC 实现更复杂的画面优势时,还能表现出虚拟角色在 " 日内瓦剧院 " 邂逅畅谈时复杂的肢体动作,而这类动作其实就包含了一部分艺术家对于 " 虚实 " 的思考;佩戴几乎没有重量的 PICO 4 则能更加灵活转动头部,观察到水母姿态;Nreal 眼镜,则能既看到周围现实场景,又能观赏到 " 镜中天地 "。

而通过艺术 " 赋能 " 艺术家创作,让 VR/AR/MR 设备也开辟了科技厂商赋予它们偏向 " 娱乐功能 " 之外的,对于提高艺术表现力的 " 工具 " 价值。

VR/AR/MR 会让艺术表现形式更出色吗?

以这次借助 VR/AR/MR 形式进行的【我想看见 " 你的看见 "】展览实际效果,和我实际体验感受而言,确实让我对 " 艺术形式 " 有了新的认知。

艺术的本质就是表现美感,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中,我们只能从平面上才可以看到艺术家的作品,艺术家的构想可能是多元化的,但因为受限于技术,我们只能通过 " 眼睛看 " 这种单一的方式来鉴赏,这是存在明显边界的,而从 " 一维 " 跃迁到 " 三维 ",不管是雕像还是建筑,不管是 VR 还是 AR,甚至是 MR 这种多维度的混合技术,只会让艺术不再 " 禁锢 " 在表达边界中,而科技真正赋予了艺术家创作自由。

未来的趋势是,人机界面可视化,艺术作品不再会有明显的边界,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并不会被取代,新兴艺术会以传统艺术作为 " 温床 "。借助科技赋能,让艺术家能够进行最大限度的创作。

此外,对于目前大火的 AI 技术,比如 chatGPT 来讲,798CUBE 执行馆长李东妊就表示:" 艺术创作注重的是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感受,AI 技术是通过对无数艺术家作品的积累,再通过算法进行重构。AI 绘画作为工具,在人的指令下生成内容,这个指令协调的过程,也可以是一种艺术创作。"

不过说回来,不管是传统艺术表现,还是借助 VR/AR/MR 形式,甚至未来通过 AI 实现,这都是 iCUBE Museum 本身的构想:即在通过 " 多维 " 的景观棱镜,提供种探寻 " 可能 " 世界的路径,在虚拟与现实的交错之间,在具体与抽象的转化之间,呈现个超越现实不断演化的多维感官体验。

如果你也想近距离感受这样的一场艺术盛宴,欢迎来到 " 艺术圣地 " 北京 798,展览于 2023 年 3 25 2023 年 6 6 在 798CUBE 向公众呈现。

标签: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

市场